close

DSCN1770

    錫香爐 中篇

錫香爐完成了初步之修復工作之後,大致上都還算得上良好.

但是細部沒有處理仍不能完工.所以就進行下個步驟.

 在施工之前,我又拿去用牙刷仔細地清潔一次.

DSCN1772

 在刷刷洗洗的過程中,是最能感受到工藝師的用心.

古代工匠在製作的流程中,全程是手工去打造和焊接及拋光等工作.

那種用心是現代化生產的人類所無法體會的感受.

一件小小的錫製香爐上,四個組件中就居然有三個鋪號的印記.

可見得作者是非常謹慎而慎重地看待自已的產品.

DSCN1747

 鋪號的印記是"晉興足點",上方有"甌城"二字.

右側則是"不真包換"

一共是十個漢字在一方印框之中,顯得恭整又正式.

甌城是溫州古地名. 可以確定,晉興是商號.

不知道"足點"是否就是標示,指的是百分之百純度的鍚器.

"不真包換"就是古時後的保證條款.

DSCN1748

 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字跡逐漸摩平或許原本就沒有打印的很深,

但是甚本上也是足夠看的很清楚了.

DSCN1749

 這一個小香爐,為什麼是鍚所製的呢? 個人猜測應該是供奉於宗祠的祖先牌位之前. 

在台灣的鍚器工藝也是用作祭祀用途為多.

而且從厚厚的油煙垢仍在上層底部中,可以憑判這是個使用頻繁的器物.並不是文人雅仕的玩物.

大陸的親人說,因為當時曾祖父過逝,無錢可葬,所以把一大批整套的鍚器給賣了,才有錢下葬.

其中的鍚器有燈和花瓶等物品,所以可以推斷小香爐是供器之一.

DSCN1750

這個小香爐為何沒有被賣了,是因為太小太輕,不值錢. 所以整套的古老鍚器是被秤重給賣了

想到那個時代人所受的苦難,真是令人感到悲痛.

DSCN1752

 香爐上層組件有一塊地方呈現灰白色,表面類似鹽類礦物.

那是一種腐蝕遭受腐蝕的情況,某種物質正在慢慢地腐蝕它.

所以一定要刮掉這個地方的灰白色鹽類礦物. 刮到直到看見鍚器的本色,完全去除變質的部份才行.

年輕時看到電視節目中,有關台灣的鍚器工藝,老師傳曾說過的鍚病就是這個吧.

DSCN1755

 我要為香爐保養,就去取來一罐凡士林油,抹上一層油,可以隔絕空氣,防止氧化及其他物質的腐蝕.

用牙刷將凡士林油推入細縫中及有彫刻花紋的地方,爐耳及爐足也必須用刷子塗油並刷入凹構和孔洞之內,

多刷幾次,凡士林油才會平均地分部於金屬表面.

DSCN1758

經過上油保養的香爐,呈現出古老鍚器應有的油亮深灰色.

有時在茶藝館或茶莊可看見,人家收藏的的珍貴老鍚罐.

這種色調和質感常見於老鍚罐.

DSCN1760

 爐蓋並非純鍚所製,爐蓋上鏤空的頂部是黃銅所製,

黃銅有一些綠色的銅鏽,我擦去了一些但仍有部份殘留於表面.

而爐蓋邊緣包的是紅銅, 包邊上有一接縫,是製作過程中爐蓋邊緣收尾邊所留下的縫隙.

並不是殘缺損傷.

DSCN1759

在爐蓋側邊的鍚板上有許多小點狀的蝕斑,腐蝕的程度不深,僅有淺淺地在表層,

但是太多了要花很長的時間慢慢清除.

上油保養後至少情況不會再惡化,所以就暫時不管了.

DSCN1766

 隔了兩天,我再為香爐做第二次上油保養.

香爐的狀況比之前又更好了一些,原本乾燥粗糙的金屬表面,保養後泛出深灰色的光澤,

質地油亮而鐵灰色,帶有一種古典而低調的美感,這才是我所認知的老鍚器.

 

    錫香爐 中篇

DSCN17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川之人 的頭像
    山川之人

    妙華福光圓

    山川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