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高度58mm 寬度33mm的佛像,已經陪我有一些時日了,
令我好奇的是這尊佛像的出處為何?
在查找資料之後,
發現蓮座下方之泰文與龍普卡賢之廟名相同.
而且他最出名的也是藏式藥師佛(或取名藏式觀音)
依店家所言,她們是從清邁所攜回.
那時她們是去工廠取貨,
又強調就算是現在到清邁,她們也找不到工廠了.
事實很明顯了,
這是仿自泰國北部名僧龍普卡賢的出名之藏式藥師佛,
而且不是從寺廟中請回.
而且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尊大約百元的相同的佛像,
所以可以確認是仿製之佛像.
可是在下我卻更很喜愛這尊佛像,
因為龍普卡賢的真品藏式藥師佛的臉相是屬於方正的佛相臉形.
而我個人則偏愛狹長的鵝蛋臉,漢傳菩薩像就多是如此.
當初看到此像左額上方有一鑄造之瑕玼,
整修之後變成一道留海覆蓋在左額.勉強可以接受.
可是看久了,反而成為祂的特色.
因為用了具有反光性的黑色油性筆去上色,所以顯得不協調.
應該用平光的黑漆,去修補.(模型玩具用的小罐油漆應該就足夠了)
可是~這尊佛像已完成裝臟,而且是依照藏密所傳的方式裝臟.
這就奇怪了!若只是賣仿製佛像,那為何要裝臟?
偽造裝臟也必須是泰國式,不會是西藏式,真有趣!
那時底部脫落時,看到了七寶和甘露丸,還有超小的藏文經卷.
所以確定是藏式裝臟.
那又為何要裝臟這尊佛像,是何人所為?
依據店家所言,這佛像原本就完成裝臟,她們只是將祂帶回台灣.
所以並不是她們所作或是找僧人為之.
但她們提供了一條線索,就是有藏傳僧人在泰北地區弘法.
也許,在泰國之藏傳僧人需要佛像與供應信徒,
就從工廠取得一些藏式佛像,
原本就採用長壽佛造型的泰國佛像,自然也被中選.
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下個人之猜想.
真正發生了什麼故事,也只有 衪自己才知道.
必竟自古以來,各宗各派有著不同的傳承與修法.
佛像造型也就有所不同.
雖然有教法不同,卻沒多大的關係.
這一切對在下而言,倒也並不重要.
因為全然沒有吸收,所以就不會有排斥效應
反正是對牛彈琴,所以是古琴, 鋼琴 還是大小提琴 或是鐵琴,雅琴或美琴
對牛而言,沒有多太差別.
肚子餓了就吃草,時侯到了就該下田去拖犁.
總而言之~佛還是佛 牛還是牛 我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