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斯文豪氏攀蜥
前天在社區的道路上看見一隻強壯而健康的攀木蜥.
它是斯文豪氏攀蜥,他被我驚嚇之後從地面跑到一棵樹上
,它停在樹幹中段處,不斷地收張喉部以展現雄風,想要嚇走這個討厭的人類.
斯文豪氏攀蜥是台灣最普遍的攀木蜥.在很多地方的公園及路樹都常發現它們的存在.
大概是兩年前有一個夜晚在陽台澆花時,也被我沖出一隻幼小的攀木蜥.
它也許只孵出來數天, 體型非常小, 很可愛.
它在茉莉花上生活幾天後就離開了. 不知道它是那是種攀木蜥.
那時很希望它能定居在寒舍的陽台,若是小攀木蜥住在陽台,
就可以天天觀賞蜥蜴的生活,我猜想是食物不足的關係,可惜它沒多久就爬到鄰居花園去生活.
外來種蜥蜴在台灣野外繁衍,都會直接或間接造成本土蜥蜴的生存壓力.
近年來外來種飛龍科蜥蜴寵物,如大型蜥蜴綠鬣蜥和中型蜥蜴綠水龍,都成功在台灣野外繁殖, 造成生態變化.
雖然不希望造成生命的消逝, 但是不正確地放生是另一種殺生。
在這個思惟進步的新時代中,要實踐慈悲心的方法, 就是以護生取代放生.
保護自然生態才是最好的放生.
斯文豪氏攀蜥(學名:Japalura swinhonis)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又名台灣攀蜥、箕作氏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為飛蜥科龍蜥屬下的物種。
僅分布於台灣,也是臺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公尺以下山區。
體長 8~25 公分,最大可達 31 公分。
體色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大多是以褐色或黃褐色為主,並會隨環境做出小幅度的改變,體側各有一條由菱斑連貫形成的黃色(或黃綠色)縱帶(雌性較黯淡且不明顯)。
雌雄體色差異甚大,雄性體型較大,背部的縱斑比雌性明顯,體色也較鮮明;喉部黑色(雌性較接近褐色),並有明顯的白斑。嘴白色,口腔內呈灰白色或略帶黑色。
此外,斯文豪氏攀蜥也有所謂的「棕背型」,這種個體背上深褐色的範圍大部分都被紅褐色所覆蓋,並帶有淺黃色斑紋;在頭部、四肢與尾部也都有深褐色斑紋。
生活習性 為樹棲性生物,日行性,白天常在森林邊緣空曠處活動,在大樹樹幹上常能見到其蹤跡。
領域性強,雄蜥遇驚擾時會張口威嚇,同時喉部會擴張,喉部白斑也會更加顯著,並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4~9月為主要活動季節,其餘時間進行冬眠。
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除了樹林外,活動範圍也包含果園,住家庭園甚至大馬路邊緣。
2006年,日本靜岡縣磐田市的天龍川東部被證實有斯文豪氏攀蜥的蹤跡,推測可能是由從台灣運輸至當地的植物中「偷渡」入境的,可能造成的影響仍有待調查。
2016年9月,日本宮崎縣也確認有斯文豪氏攀蜥出現的紀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