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蛙

五月左右, 社區公園中池塘中種植了荷花.

荷花在盛夏中綻放隨風搖曳, 真的溧亮. 夏荷之美,名不虛傳.

池塘生態也隨之改變, 夏夜中傳來陣陣蛙族合唱團的歌聲.

但是在大合唱之中,總是會有一兩隻蛙會發出怪怪走音又脫版的音調,  讓人忍不住要發笑,

為寂寞的夜晚,增添許多樂趣.

可惜這些小唱手認定,我這個人類是在尋找食材.

每次走近它們就隱身不見或是跳水逃亡, 想尋找蛙類並不容易.

前天夜晚在公園旁散步, 聽見路旁的水溝中, 有一隻蛙在獨唱, 它就離我不遠.

我尋音源而去, 發現一隻5公分左右的圓胖青蛙, 相貌十分可愛. 就用手機拍攝下來了.

查找資料後, 才知道原來它是澤蛙.它就是可愛的夏夜荷塘小唱手.

 澤蛙 Fejervarya limnocharis (Boie, 1834)              資料來源: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其他俗名:田蛙、 Rice field frog、Indian rice frog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4-5cm,♀5-6cm 頭部:長寬略相等,吻端尖圓,上下唇有深色縱紋,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顏色及花紋多變,青灰色、褐色或深灰色,有時雜有明顯的紅褐色或綠色斑紋。兩眼間有深色V型橫斑,肩部有類似W型斑。有些個體有背中線,背中線寬細不一。

體側:有些延續自肩部的深色斑。

皮膚: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不規則排列的棒狀膚褶,褶間有些小疣粒。體側及體後端有許多小圓疣,四肢背面也有小疣粒分布。 腹部:光滑乳黃色。 前肢:上臂有橫紋,指端尖,掌突發達。 後肢:較短,有橫紋,股部內側有許多白色小顆粒突起。趾端尖,趾間有半蹼。有內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比雌蛙小,有一個單咽下鳴囊,但鳴囊中間有一個分隔,所以看起來像有一對咽下鳴囊。雄蛙喉部鳴囊部分黑色,雌蛙白色。

相近種類:虎皮蛙體型較大,背部棒狀膚褶較長而且排列整齊。

分布:普遍全部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溝渠、水池、草澤等靜水域。

繁殖期:3到10月,但以春夏為主。

行為:澤蛙是平地都市常見的蛙類,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只要是有水有遮蔽的環境,都有可能見到們的蹤跡。牠們的叫聲響亮,時高時低;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連續數十個「嘓、嘓、蟈....」,但在兩隻對叫的時候,叫聲則變成「嘓嘓-嘓嘓-」或「嘓ㄎ一、嘓ㄎ一」,有時變成「ㄎ一嘓、ㄎ一嘓」,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卵:卵粒小,卵塊成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每次產700-1600粒卵,雌蛙一年可多次產卵。

蝌蚪:小型,背面橄欖綠色,有棕色斑,尾部細長有深色細斑,尾長為體長兩倍。口小,位於吻部下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青蛙
    全站熱搜

    山川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